2005/09/26

Tom Waits

我喜欢我有一小滴毒药的小镇,没人知道他们正排着队发疯......"《怪物史莱克》中,当国王推门走进乌烟瘴气的酒吧时,Tom Waits的《Little Drop of Poison》低沉地咆哮而出,我竟兴奋地大声喊出:"Tom Waits!"我想,用"有一小滴毒药的老酒"来形容TomWaits和他的音乐最合适不过了--古怪破旧中藏有一丝恶毒,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还算酷。      谁也不清楚Waits是怎么长大的,反正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在加州圣迭戈一家叫Heritage的夜总会作门童。在这个夜总会演出的有Bob Dylan,Lord Buckley等等一打儿大牌音乐家,所以对于胡须开始茂盛,决心要与音乐扯上关系的Waits来说,这算是个不错的工作。这个时期他开始潜心于探索自己的音乐风格,或者说他开始把自己听过的   和任何能想象出的音乐元素搅到一块儿。后来这给那些有风格分析癖的乐评家找了不少活儿干--专家们给Waits的音乐风格开了这么一个诊断书:民谣,布鲁斯,摇摆乐,爵士,流行,波尔卡,华尔兹,酒吧氛围乐,忏悔乡村乐,先锋,音乐剧,酒店乐,和一个只能被称为"Waitsian"的风格。而我想说的是,鬼知道Waits在玩什么。      没多久,Waits辞掉了门童的工作来到洛杉矶,并在一家叫做Troubadour的酒吧获得了每周一晚上演出的机会。这可是个高调的开始。这家酒吧在当时的洛杉矶有着相当的影响力,据说它的门外总有渴望名声的音乐家为一次演出的机会排成长队。Waits风格别致的音乐   很快受到了唱片公司的注意,顺理成章地,Asylum Record的一纸和约递到了他的面前。那年他21岁。      1973年,在那个乱七八糟的可爱年代,Tom Waits的首张专辑《Closing Time》发行了,于是一切就这样仓促地开始。二十六年后,Waits带着叵测的笑意对纽约记者说:"我妻子叫我骡子。"说这话时他仍穿着沉闷的深色风衣,头上一顶土到家的宽沿帽,呼吸里时刻带有苦艾酒和劣质烟草的气息。假若我们事先不知道这个人是谁,那么从他的形象上估计可以作出以下判断:最可能是衣阿华州种玉米的乡巴佬;也可能是在越战中身体某处被打出个大洞,回国至今一直靠抚恤金度日的老无赖.-用美国乐评人罗伯特 希尔伯恩(Robert Hilburn)的话说:"他是流行乐时代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整个七十年代对于Waits来说是一个难以置信的作品多产期--八年出版七张专辑,这还是算上了巡演的时间。73年后的六张专辑为Waits建立起相当不错的声誉与地位:<>(The HEART of Saturday Night 1974 ),<>(Nighthawk at the diner 1975),<>( Small Chang 1976 ),<>(Foreign Affairs 1977),<>(Blue Valentine 1978)<>( Heartattack and Vine 1980).      1983年,Waits转投Island唱片公司旗下,同年发行了专辑<>(Swordfishtrombones).这是一张让人噩梦连连的唱片,其音乐风格之混杂,声响结构之别扭,让各个路子的乐迷都精神紧张,措手不及。其实那是一个摇滚乐的重要年代:黑旗(Black Flag)正在用狂燥的硬核乐鼓励少年练健美;金属(Metallica)   刚刚创立了急速金属流派(Thrash Metal);英国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窝在床上听仁慈修女(Sister of Mercy)幻想着自杀......就在这么一个强调反抗,敏感和绝望的年代,Tom Waits却撅在录音室里玩lo-fi,用骡子一样的嗓音唱蓝调!1985年发行的<>   (Raindogs)和1987年的<>(Frank's Wild Years)跟<>风格相似,它们被评论家视为Waits转变风格的标志性三部曲.这么说吧,Tom Waits是最早探索民族乐器的音乐家之一,他尝试特殊录音技术与进行音乐实验的勇气和成功激发了一代艺术家的创新理念.但其实事情至少有一半是这样的:一些连三和弦都弹不利索的小子听了三部曲之后,开始拿吉他和调音台瞎搞,总唱跑调的主唱也再没脸红过--于是美国地下另类音乐的阵营又扩大了。      1987年,Waits用了几乎一年时间在全国巡回演出.之后这次巡演被<>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巡演".在那种不能甩头不能POGO而且理论上算是很难听的演唱会竟能观众爆满,或许歌迷是来看他怎么搞出这些怪声的--Waits的乐器包括老吉他,贝斯,钢琴,鼓,马林巴,伸缩喇叭,手风琴,响葫芦,小风琴,中提琴,牛角号,班卓琴,棍子,椅子,也许也应   该算上他标志性的沙哑嗓音.次年发行的专辑<>(Big Time)记录了那次巡演.      事情在1992年突然变得不同了,那年发行的<>(Bone Machine)一不小心为Waits赢得了格莱美大奖。之后,Waits开始了一段新的,传奇式的创作时期。受导演罗伯特 威尔森(Robert Wilson)之托,他和妻子凯瑟林 布兰恩(Kathleen Brennan)为歌剧<>(Black Rider)创作并制作音乐,其结果是出其意料的巨大成功.   其实Waits的音乐天然地带有一种情节感,摇摆不定的唱腔本来就很适合叙事.Waits就象个寻找新鲜玩具的孩子,闯入电影和戏剧的乐园而一发不可收拾.紧接下来的是另外两部罗伯特威尔森的"街头歌剧"(Street Opera),<>(Alice)和<>,他们   为Waits赢得了戏剧界的好名声.这三部歌剧的音乐都被灌成了唱片:   <>(Black Rider 1993),<>(Alice 2002),<>(Blood Money 2002).      Waits的配乐中总是充斥了下流酒吧里不安,潮湿的气味儿:酒保在吧台后半眯着充血的双眼,表情木然;穿墨西哥披风的旅人大声咒骂着仇敌,又用奇怪的口音与乳房下坠的妓女调情;毒枭的老情人正吞下第七杯雪梨酒,祈祷忘掉过去......   而在阴暗的角落,钢琴不急不缓地响起,一个嘶哑沉重到可以杀死小鸡的声音开始迟疑地讲述往昔的欢愉,或者生存的伎俩......      1986年,Waits首次在电影中亮相,那是独立导演吉姆 贾木许(Jim Jarmusch)执导,意大利演员罗伯托 贝尼尼(Roberto Benigni)出演的另类电影<>(Down by Law).Waits在片中饰演一个混一天是一天的烂人.贾木许现代寓言风格的冷峻苦闷敲碎了一切前因后果,而Waits颓废木愣的表演更加深了对现实荒诞感的诠释。同年,Waits在与妻子Brennan合写的戏剧<>(Wild Years)中完成了其戏剧舞台上的处子秀。2004年9月1日,<>(Real Gone)面世前的一个月,<>(Vignettes,Coffee and Cigaretts)在北美首映,剧中Waits和   伊基 波普(IGGY POP)的对戏让观众抓狂."我演的角色总是同一个类型,"Waits对记者说,"很多演员不愿这样,他们不愿总是演坏蛋,警察或皮条客.但我不是个真正的演员,我不在乎."接受采访时他的眼直视镜头,很诚实的样子.顺便说一句,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在网上找Waits的照片.在我看来他所有照片里的样子都象是不同背景下的一颗老核桃.      1993年后的六年里,Waits忙于为各种戏剧和电影配乐,精力旺盛得象头骡子.1999年发行的专辑<>(Mule Variations)集Waits音乐之大成,全球销量超过百万,还为waits再度赢得了格莱美奖。      不妨这样解释Tom Waits这个音乐鬼才:他是条生活在海底的丑陋的大鱼,和海面生活的鱼不同,Waits从不追随潮流,而且这条大鱼在海底卷起的小小旋涡足以使海面掀起轩然大波,让时髦的小鱼们晕头转向.就当所有人都认定Waits不会再改变受到乐迷和格莱美认可的风格时,2004年,<>(Real Gone)被摆上了音像店的货架.这回,本来就很生涩的配乐中,钢琴被电子音色和搓盘替代,采样和lo-fi的录音使这张专辑着实具有激怒乐迷的可能。专辑第一首"山顶"在电音的牵引下,搓盘声一下子咬住听者的耳膜,布鲁斯吉他和Waits含糊腻软的唱腔竟坚定地作起了循环往复.(颇有与The 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相似的致晕催吐功效!)第四首"摇晃它"名字象条指代不明的玩具说明,歌里坚挺的吉他弦音与节奏辗转挪移偷天换日.其实我更偏爱"都市滑行"这种属于过去风格的布鲁斯小调--编排传统,衰老而多情:"现在她死了,永远地死了.我现在孤独了."可这最后的一丝温情也没能让Waits看起来更可爱些.正如王小波所说,如果不假装,我们谁都不可爱。第十五首"后天"应该是首预言一样艰深的诗篇,Waits却漫不经心地将它哼了出来,这让它活象颗松动的门牙般尴尬.我的意思是,Waits绝不是那种打着饱嗝谱曲的音乐人。同那些满墙口号,油光粉嫩的音乐比,Waits音乐中的表达更接近表达的底线,那是与群体相关甚微的低位思考--没有什么形而上学的原因,事物的某些方面就是如此。         <>的全部创作与制作都是由Waits和他的妻子Brennan完成的,录音室被选在密西西比一所陈旧的校舍.专辑中的许多作品是Waits在浴室创作出来,用录音机录下来,再带到录音室由乐队奏出的.一些作品里根本没有鼓,但Waits碎石机般的演唱已经给歌曲提供了足够的推进力.Waits这样评价自己的新专辑:"<>是一个电子药箱,是能改变情绪,解放思想的物质与沮丧的混合物,是一个有捕鼠锁链,摇摆节奏和九磅锤子的炼金术的宇宙."他真的做出了严格意义上的"又老又新"的音乐:在原来已经够繁杂的"泛布鲁斯"风格基础上,新专辑又加入了原始布鲁斯,牙买加,非洲,拉丁,以及立体疯克等新元素;从表达本身来说,Waits一直执着的个体化体验,微观关怀和简单戏谑的态度不正映射了后现代主义的症结吗?      假如我落入三千年后的世界,有人问我:"什么是美国?"我就可以拿出几张光碟回答他:"美国就是电影<>加Tom Waits的音乐>."我一直认为,美国文化的底衬就在于独立的个体意识,和Tom Waits这样的叛逆血脉.你完全可以说Tom Waits是一个时代的传奇;但是我知道,他其实只是一个不愿打着饱嗝奔向未来的半大老头儿